USB示波器的原理图框架与核心模块
USB示波器的原理图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模块,其设计逻辑结合了信号采集、数字化处理与计算机交互功能:
一、硬件架构核心模块
模拟前端电路
- 衰减器/放大器:用于调整输入信号的幅度,扩展测量范围并匹配ADC的输入要求。例如,输入信号通过可编程增益放大器(PGA)调节至0.1V-5V范围。
- 滤波器与阻抗匹配:消除高频噪声并确保信号完整性,输入阻抗通常为1MΩ或50Ω以适应不同电路场景。
模数转换(ADC)模块
- 高速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采样率直接影响时间分辨率(如40GSa/s对应25ps/点)。例如,采用12bit或16bit ADC提升动态范围与信噪比。
存储与触发系统
- 高速缓存:临时存储ADC输出的数据,单通道存储深度可达2Gpts以上。
- 触发电路:基于边沿、脉宽或协议特征触发信号采集,确保捕捉特定事件(如USB数据包起始位)。
USB接口与通信控制
- 通过USB 3.0/Type-C或以太网实现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,支持实时流传输或批量模式。例如,USB 3.0接口可实现5Gbps带宽,满足高速信号连续捕获需求。
二、软件交互与数据处理
上位机软件功能
- 波形显示与控制:用户通过GUI设置垂直/水平刻度、触发条件等参数,并实时显示波形。
- 高级分析工具:支持FFT频谱分析、协议解码(如USB 2.0/3.0协议解析)及眼图生成。
固件与驱动程序
- 固件负责硬件模块的调度(如ADC采样控制),驱动程序实现操作系统与硬件的通信兼容性。
三、典型原理图示例(模块级)
以某USB虚拟示波器设计为例:
textCopy Code输入信号 → 衰减器/放大器 → 抗混叠滤波器 → ADC → 高速缓存 → USB控制器 → 计算机
↑
触发电路
- 关键参数示例:
- ADC采样率:1GSa/s(对应1ns/点分辨率);
- USB传输协议:批量传输模式,峰值速率480Mbps(USB 2.0)。
四、获取完整原理图的建议
- 厂商技术文档:部分品牌(如PicoScope、RIGOL)会公开模块级原理图或开发套件。
- 开源项目参考:GitHub等平台有基于FPGA+USB的示波器开源设计,提供完整电路图与代码(如“DreamLab U2P20”方案)。
- 注意事项:具体电路设计涉及厂商专有技术(如ASIC芯片),完整原理图可能受知识产权保护。